web設計95%是排版,5%?
[轉] 臭魚的blog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web設計95%是排版》,標題表達的很清楚,95%,那麼,美術設計(或者稱為圖形設計、GUI…總之,是關於色彩、背景圖、圖標…的設計)只有5%的重要性嗎?我們的美術設計師就這麼點兒價值?
我們目前的工作中,界面原型基本上確定了網頁的排版,而界面原型是由交互設計師完成的。看到這個95%的觀點,我暗自欣欣然。然而,我想,這個95%的觀點有待商榷。
交互設計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可用性,所以排版很重要。
交互設計的任務包括:
1.創造出高可用性的界面;
2.讓界面有良好的體驗-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有愉悅感、成就感,感覺到被尊重…
這裡所說的交互設計是指創造出用戶界面以及相應的交互操作的整個設計,並不是僅僅指一些公司中被稱謂交互設計師的那些人所作的特定工作。也許,您是一位美術設計師,您設計了一個表示下載功能的圖標,這個圖標能讓用戶更快的找到下載功能。您的工作也對提高可用性有貢獻。因為,您設計的圖標使得用戶,在「找到下載功能-點擊下載」這個與網頁的交互過程中,效率更高了。
提高可用性是目前設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產品質量的基本保障。良好的體驗是更奢侈的要求,短期內,web設計是很難顧及到的。我們現在常說的「這個體驗好…」往往只是意味著這個設計用戶能看懂了,這個設計不會給用戶帶來太多的麻煩了,實際上,只是可用性高。又有幾個網站能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有成就感,有愉悅的感受呢?讓用戶不罵娘已經很不容易了。開發週期短、開發流程差、人員水平低…這種種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的web產品設計只能著眼於更高的可用性。
怎樣才能提高可用性?界面設計最根本的任務是-傳達,以及更複雜的要求-交互。「我們這裡有一些信息要告訴您,要讓您看明白…」「我們為您提供了一項服務,它是這樣操作的…」把這些交代清楚了,讓用戶看明白了,可用性就高了。而可用性的XX條準則,無非是為了實現上述任務的具體方法。
怎麼就能傳達清楚了呢?面對面交流使用的工具是語言,web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工具是網頁。通過排版,設計師向用戶說明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向用戶說明哪裡是重點內容。「可點擊的文字應該能夠直接被識別出來」,類似的可用性準則在設計過程中是需要遵守的,不過,這樣的準則是相對固定的,只要我們有共識就好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做到。而「哪部分文字需要用加粗的 18px細明體?」「哪部分內容應該放在頁面左上角?」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深刻的理解產品,深入的瞭解目標用戶的需求。排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
目前設計工作的著眼點是可用性,提高可用性除了注意遵循那些準則,更多的精力要花費到如何傳達,如何排版上,所以,排版很重要。
更好的視覺體驗是件奢侈品,現在很難「重要」。
幾年前,網頁設計師是指那些「美化」網頁的人(也曾經是我的飯碗)。難道這一陣「用戶體驗」之風吹來,「讓網頁更好看」就只剩下5%的價值了嗎?
真正好的web美術設計應當是「大像於無形」的,或者說是比較抽像的圖形設計。而不是給界面原型畫花邊兒。因為,表面上的「視覺美化」往往降低可用性。「那個花邊兒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使得這個重要的按鈕看上去不那麼顯眼了!」好的美術設計應該是不損害信息傳達的。
美術設計更大的價值在於帶給用戶良好的視覺感受。良好的視覺感受是「良好體驗」的一部分。賞心悅目自然比冰冷、生硬更令人愉悅。「這個網頁看上去就舒服。」「不會讓我覺得是在面對一個冰冷的web服務器。」
快速到達目的地是重要的,要是同時還能很舒適,並且一路美景相伴,當然更好。然而,web產品開發的現狀往往是:開發週期中,美術設計師能得到的時間有限;開發流程中,美術設計師被孤立在產品設計的討論之外,對產品的理解不夠;部分美術設計師的水平有限…在這種現狀下,要更舒適,風景更好,同時又不影響速度,很難。能保證網頁有較高的可用性已經不容易了,為了保證可用性不得不否定掉一些質量不高的美術設計。又沒條件做更好的美術設計,所以只好少「美術」一些了。
我的住所只有10平方米,我也喜歡一人多高的景德鎮花瓶,但是,擺上幾個大花瓶,就沒地方睡覺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 web2.0的視覺風格,可以這樣解釋:「我們目前無法創造出既賞心悅目,而又不損害可用性的頁面,所以,我們暫時不理會美不美的問題,只用最簡單、最樸素的圖形樣式。」類似的,興起於上世紀初的現代主義設計最初的理念也只是要製造成本低,易於維修的建築,而視覺效果只是這種設計的衍生。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們稱這種設計為「好的設計」。之後的幾十年中,這種「好的設計」真的作為一種風格被廣泛的接受了,如同現在的web2.0風格被越來越多的接受。或許, web2.0的設計可以成為第二個「好的設計」。
總結
目前,我們能做的只是基礎的設計-實現較高可用性的設計。清楚的傳達是首要目標。所以,排版顯得很重要。不損害可用性前提下的良好的視覺體驗是件奢侈品,現在很難做到。
這並不意味著美術設計師將不再有價值了。當web設計的可用性水平普遍較高的時候,實現「良好的體驗」就將成為設計工作的重心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未來的設計是體驗設計)。那個時候,由美術設計師設計出賞心悅目的頁面將是更為必要的一項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