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2010

<莫拉克水災國土省思>之一:做一個願為寄居蟹改路的民族

‧朱淑娟/2009.8.6屏東報導
因為海洋,台灣成為我們的寶島。

地理上的偶然,台灣四面環海,造就台灣成為一個有珊瑚礁、紅樹林、深海、黑潮、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農委會與國科會調查發現,台灣陸地面積3萬6千平方公里,只佔全球萬分之2.5,但生物種類卻超過5萬種,是全球的2.5%、平均值的100倍。台灣周圍海域海洋生物種類佔了全球海洋物種10分之1。

台灣環境教育協會在屏東舉辦「國境之南環境教育體驗營」,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黃興倬以「共生、永續」發表演講。他表示,台灣人長期對海洋的漠視與誤解,對海洋生態一向扮演掠奪者的角色。高科技的高效率機具,更讓海洋資源以驚人的速度枯竭。

台灣海洋保育觀念落後陸地20年
黃興倬表示,「台灣海洋保育觀念落後陸地20年」。他表示,如果你亂捕螢火虫,可能晚上警察會來關切你。但小販在高美濕地賣捕魚網,卻不會有人禁止。家長帶著小孩買漁網撈魚,撈回來的魚帶回家不會養,死掉了,魚的生命就這樣浪費了。

過度捕魚也是海洋一大傷害。有漁民架網子捕魚,魚即使脫離了網也受傷無法游泳。黃興倬說,保育學是政治學,因為海洋保育牽涉太多人為的因素。                                                   

直到2008年,台灣才立法禁捕豆腐鯊,之前世界各國發現台灣可以捕豆腐鯊,大家都來下訂單,漁民捕活魚賣給國外水族館,對海洋的傷害造成不可承受之重。

人類是如何破壞海洋的

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張豐藤表示,台灣號稱海洋國家,卻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所謂親近海洋,是享受海鮮、水上活動、搖滾吶減、海岸野炊,扭曲海洋文化精神。

黃興倬說,台灣海洋生態10多年來一直在走下坡,環境破壞、人為撈捕,現在捕魚器具愈來愈好,例如有漁船用集魚燈,魚都已經很少了,現又用像磁鐵的方式讓魚捕很快。人類無所不用其極,把海洋生物變成擺在桌上的海鮮。

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在各地上演,水上摩托車、墾丁有人在海底漫步。有人對水恐懼,於是在陸地造海洋、蓋水族館,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耗費很多能量,只為了滿足人類想親近海洋的衝動。黃興倬說,把漁從海洋拿到水族館,運輸過程對生物造成多大的壓力,「我們要為這事付出多少代價?」

廢水、廢油、垃圾讓海洋窒息

黃興倬舉例,海龜是保育類,但漁民還是會不小心用網網住,長時間無法換氣而死掉,「人類在陸地造的孽卻由海洋收拾」,尤其颱風過時,海岸堆滿垃圾、漂流木、寶特瓶,什麼垃圾都有。垃圾讓珊瑚礁白化,漂流木讓海灘變色,脫鞋漫步在沙灘,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及的夢想。

海洋之島台灣,經常發生船隻擱淺漏油事件,2001年阿瑪斯號漏油事件,汙染龍坑海域,至今持續威脅海洋生物。阿瑪斯號船體已在海中解體,大鐵塊時時刻刻在海中移動,倒霉的是珊瑚礁。

台灣西部海邊有豐富生態,但因為海岸有太多開發,工業在大雨天偷排廢水時有所聞,至今許多人依海為生,海岸的養殖漁業被汙染,漁民生計、民眾食的安全都飽受衝擊,香山就是一例。此外魚群還會受不明原因威脅,例如病變、寄生虫,經常導致魚群暴弊。

水泥、消波塊變成台灣的註冊商標
台灣的海多麼美,但人的開發卻逼迫海洋死亡。黃興倬說,海洋水泥化相當嚴重,「台灣都快變水泥之島」,各地都在做一年停不到幾個船的港。要漁港就要蓋堤防,蓋了堤防就會改變洋流,而海本來會搬沙,現洋流改變了,沙沒地方去,只好往內陸跑。

「人定勝天,是最糟的想法,前人種、後人收,自然反撲速度非常快。」

為寄居蟹改路
夏天是綠島遊客最多的時刻,每年旅遊人次達40萬,2000多部摩拖車。而此時也是海洋生物生殖的時候,走在路上常看到抱著幾百顆蛋的寄居蟹被摩托車壓過去,慘不忍睹。他呼籲民眾,到綠島請不要打擾寄居蟹,尤其晚上請把車速放慢,讓寄居蟹安全過馬路,安全繁殖下一代。

黃興倬表示,海洋保育觀念已在各地推廣開來。有一次他在菲律賓搭上一艘船,發現船老大把船開出去後,突然變慢且來個大轉彎。後來船老大跳下水,上來時他撿回一個可口可樂的鋁罐。

也有地區民眾在寄居懈產卵季節把道路封起來,不讓車子干擾寄居懈。非過不可時,一定先用掃把輕輕把寄居蟹撥開,車才開過去。黃興倬認為,好的海洋生態,可以每年幫你生「金蛋」,有了生態觀光,就不必繼續剝削海洋生態資源。

保育海洋你可以做什麼?
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注意,你就可為保護海洋做出貢獻,黃興倬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不為口腹之慾吃海鮮,而是用感恩的心、只吃必要數量的海鮮,尤其不要吃珊瑚礁魚類、不要吃豆腐鯊。

‧貝殼製品很美,但請不要買。因為有些商人大量採貝殼,甚至活捉貝類來做貝類製品。

‧不要抓海洋生物,到海邊不要撿貝殼,因為這些貝殼都是寄居蟹的家。沒有了貝殼,寄居蟹只能背著寶特瓶垃圾當殼。

海洋是母親,請為她做點事。

來自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